首页 > 诗文 > 韩愈的诗 > 题楚昭王庙

题楚昭王庙

[唐代]:韩愈

丘坟满目衣冠尽,城阙连云草树荒。

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问茅屋祭昭王。

题楚昭王庙译文及注释

译文

满眼累累的坟丘,昔目的贵胄士大夫都早已作古,高耸入云的城楼隐没在荒草树木之中。

还有遗民怀念昔日楚昭王的恩德,一间茅屋中祭奠着他的英灵。

注释

楚昭王:姓熊氏,名珍,平王子。

丘坟:墓冢。

衣冠:以衣帽穿戴代指历代世家、历史人家。

城阙(quē)连云:想象楚国盛世,城楼宫殿高耸入云。

草树荒:楚国城阙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荒草。

国人:指楚国旧人。

题楚昭王庙创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途中经过湖北宜城县境,见到楚昭王庙,感慨之下作此篇。

参考资料:

1、(清)蘅塘退士编选;方青羽编著.唐诗三百首彩图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03:第314页

韩愈简介

唐代·韩愈的简介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 韩愈的诗(357篇)

猜你喜欢

洮湖纪兴 其二

明代王樵

西对三茅意自閒,谁知湖外有青山。小楼堪筑平沙上,两面回看兴未阑。

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乱鸽湖山十绝句 其三

宋代王庭圭

幡竿插入千岩底,鸟语飞来绝壁间。洞口行人迷处所,不知钟梵锁孱颜。

喜迁莺 露筋祠

清代易顺鼎

灵旗风大。怅春阴换尽,都飞凉霭。鱼地铺冰,蟾天浸月,不照寻常眉黛。

小蚊已辞秋帐,成就芳名百代。泪休洒,自翠蛾无恙,青蝇安在。

水调歌头 记梦

明代汪洋

海气迫虚渚,蚌吐冷光丸。暗潮携我何处,云势欲成山。

长惧阴崖阻隔,俯首冰弦弹折,往事不堪怜。一掬苍茫意,休郁两襟边。

送从弟筹任告成尉

唐代许棠

海上从戎罢,嵩阳佐县初。故人皆羡去,吾祖旧曾居。
地古多生药,溪灵不聚鱼。唯应寻隐者,闲寺讲仙书。

送刘允中游关中

唐代王翰

赤日当天凝不移,黄尘吹风双眼迷。刘生触此入关西,百趼不倦轻路蹊。

我问刘生胡为尔,载酒问道严登跻。自言我生如醯鸡,欲挟扶摇运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