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贾岛的诗 > 送无可上人

送无可上人

[唐代]:贾岛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送无可上人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雨后初晴,圭峰上蔚蓝天空格外新鲜,我们为草堂寺无可上人送行。

在蛩鸣的秋天,他带着麈尾,离开了寺院,暂别了亲人。

潭水中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他多次身倚树边休息。

最终他应烟霞之约,把天台山作为近邻。

注释

无可:僧人,本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贾岛堂弟。诗名与贾岛齐。

上人:佛教称具备德智善行的人为上人。

圭(guī)峰:山峰名。位于陕西南鄂县东南紫阁峰东,与重云寺相对,其形如圭,故名。下有草堂寺,寺东又有小圭峰。

霁(jì)色:雨后天空晴朗的蓝色。

草堂:寺名。

麈(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

蛩(qióng):蟋蟀。

潭底影:潭水中的倒影。

.数息:多次休息。

树边身:倚在树上的身体。

烟霞:云雾之气,也指山水胜景。

天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北,为仙霞岭脉之东支。

参考资料:

1、滕浩选编.青少年古诗词读本:当代世界出版社,2015.01:第186页

送无可上人创作背景

  某一次的应试贾岛落第,与无可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无可将南游庐山,于是贾岛作此诗赠别。

参考资料:

1、曹余章主编.历代文学名篇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06 第1版:第254页

送无可上人鉴赏

  在秋雨初晴的时候,诗人送其从弟至天台问道。“蛩鸣”承“霁色新”,见出雨后之情形,“同离寺”则接次句而来。三、四句承上启下,一写送,一写别,由此过渡到“独行”二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为历来传诵的名句。上句写出堂弟孤寂地行走于潭边,清澈的潭水映出他孤独的身影,在形影相吊的意境中给人以一种寂寞感;后一句写堂弟沿途的疲惫,致使他不断地靠在树边休息,这又在寂寞之中增添了无家可依的悲苦。诗句对偶工巧,造语自然奇特,意境幽冷奇峭。这两句,是贾岛生平得意之语,自注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表面上看,这两句承上离别而来,写自己的孤独。由于从弟离去,在潭边行走,只有水底影子相随;几次歇息下来,也只有树木相伴,而从深层次来看,此联又体观了对佛禅的领悟。独行潭边,潭上之人与潭底之影,是一是二,非一非二,亦一亦二,不免使人想到洞山良价看到潭底之影而豁然开悟的事迹。而在树旁歇息,不过是色身而已。那么,离别之事不须看得太重。但禅家讲纳于境而不滞于境,到底未能泯灭心中的感情,所以最后说: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他对尘世的厌恶和对佛门清静的向往,以及他对堂弟的留恋之情。首联写明送别地点、对象及景色,颔联写送别情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写离别,写气氛,烘托情感。颈联突出写别后诗人孤寂的外部形象和清冷的内在感受,是贾诗本色。尾联写别后相思意。诗层次清晰,写出送别全过程,语言质朴自然,抒情达意深挚浓郁,确可称为“平淡”。“独行”二句虽不一定“三年得”,但刻划人物心理状态却极为真切。

贾岛简介

唐代·贾岛的简介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 ► 贾岛的诗(333篇)

猜你喜欢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唐代岑参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
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车马隘百井,里閈盘二江。
亚相自登坛,时危安此方。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

句 其一

宋代杨绘

高骖黄鹤望天飞,千载谁能继费祎。

送张端明赴召

宋代周必大

曾以诗书化蜀人,更恢文教大江垠。

诸生亦有如何武,争咏三章转上闻。

送王正仲长

宋代梅尧臣

汴渠溯复沿,自可见迟速。来时迟有粮,去恨速无谷。

有粮安计程,无谷不遑宿。霜高万物枯,源水缩溪谷。

立秋前荷溪

清代戴亨

书斋西数武,别有远尘天。芒履偶然到,沧洲久自专。

藤萝垂暮雨,桑柘起疏烟。景色新秋近,轻凉亦可怜。

秋夕书事

宋代陆游

寂寂青枫岸,萧萧白版扉。

端居常嬾动,偶出却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