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释今无的诗 > 马潜庵宪副以折柬讯予参禅下手工夫及天堂地狱所以生起之因欲得二诗应命赋之 其二 天堂地狱诗

马潜庵宪副以折柬讯予参禅下手工夫及天堂地狱所以生起之因欲得二诗应命赋之 其二 天堂地狱诗

[明代]:释今无

神明自圆固,犀利无与比。皎洁自摇动,突然有念起。

起则号为妄,相继不可止。如眼着手捏,大地如浮水。

空花落缤纷,红紫扫桃李。谓无已见之,呼实岂正理。

其咎在伊何,不过此手耳。手去眼自宁,乱境亦戢弭。

拙者但罪境,此境难除矣。夜台与玉霄,空花堪比拟。

吾人一念放,不觉为物使。才放便囿物,精华成糠秕。

弊絮逐棘途,百怒无一喜。即此一放心,好眼忽加指。

本体既云变,境即生恶美。金阙丽天门,琉璃浮凤尾。

洛神罗袜轻,五铢双鬟子。玉虬驾仙飙,琼浆饮达士。

刘向列仙书,不独为我始。重壤铸铁城,赤烧遍遐迩。

紫瞳蓝面翁,炉韛攻心肺。陈平冠玉人,忽然成犬豕。

身既公刘虔,舌亦遭耘耔。二境反掌间,酸甜不相似。

以为不实有,眼岂无红紫。以为不实无,除指乃能已。

此中除指方,有虑即罪己。内抱明白翁,步步皆能视。

如我曹溪言,知识从内扯。正念名佛生,邪念名佛死。

一座安乐窝,年来皆颓圮。为报高明人,相助以为理。

释今无简介

唐代·释今无的简介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 释今无的诗(798篇)

猜你喜欢

又同黎明府游铜官山二首 其一

明代邓云霄

美人如玉树,作令得铜官。望气千峰紫,清谈六月寒。

讼庭多暇日,幽境洽馀欢。归路澄湖晚,仙城隔水看。

葛仙行祠

宋代郑玠

身为俗吏趋行部,手艺名香祝有年。

五色雀飞庆荐祉,七星松古自通仙。

秋夜

宋代张玉娘

暮声杂鸣叶,灵籁生郊墟。白雾脆杨柳,秋水翻芙蕖。

蟾蜍澹帘箔,机杼织寒虚。几度思蘋藻,茫然愧鹿车。

月溪桥

明代张岳

月色清且虚,溪流静而澈。二者相涵映,空山境奇绝。

创始昔何人,石虹跨丹穴。幽篁迷旧溪,回磴距飞辙。

赣州丰乐长老惠宣写予真戏赞时年七十三

宋代周必大

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屡往来。

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

偶作

宋代连文凤

少年场屋苦奔波,每对书檠读不多。

三十年来书好读,可邻老眼费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