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卑有序的成语故事


尊卑有序

拼音zūn bēi yǒu xù

基本解释尊:地位或辈分高,与“卑”相对;序:次第。指尊卑之间有严格的顺序。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下》:“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


暂未找到成语尊卑有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尊卑有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书通二酉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卑谄足恭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处之泰然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阿世取容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穷乡僻壤 宋 曾巩《叙盗》:“穷乡僻壤、大川长谷之间,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钱,无告籴之所。”
旧地重游 郭沫若《洪波曲》第一章:“广州,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我是住过三个多月的,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旧地重游了。”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
通都大邑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困而不学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