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口识羞的成语故事


碍口识羞

拼音ài kǒu shí xiū

基本解释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


暂未找到成语碍口识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碍口识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秋高气和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却说小燕便服轻车,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那时秋高气和,尘软蹄轻,不一会已到了门口,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
鹰击长空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词:“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个人主义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来去无踪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快马加鞭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多谋善虑 清·李渔《凰求凤·画策》:“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何不替我筹度一番,行了这个方便也好。”
生龙活虎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95卷:“只见得他如生龙活虎相似,更把捉不得。”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
和风细雨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