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溺救焚的成语故事


拯溺救焚

拼音zhěng nì jiù fén

基本解释溺:落水者;焚:被困在火中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暂未找到成语拯溺救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拯溺救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全科人儿
嘘寒问暖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痛定思痛 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齐头并进 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心灰意冷 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无法无天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玉卮无当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上》:“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
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