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死无二的成语故事


有死无二

拼音yǒu sǐ wú èr

基本解释表示意志坚定,虽死不变。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暂未找到成语有死无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有死无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名士风流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俯拾即是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严阵以待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靡所底止 《诗经·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存而不议 唐·独孤及《仙掌铭并序》:“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用心良苦 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杨柳依依
销声匿迹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遗形藏志 汉·严遵《道德指归论·上德不德》:“遗形藏志,与道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