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àntōng

贯通


拼音guàn tōng
注音ㄍㄨㄢˋ ㄊㄨㄥ

繁体貫通
词性动词


贯通

词语解释

贯通[ guàn tōng ]

⒈  学术、思想等方面全部彻底地了解。

融汇贯通。

have a thorough knowledge of;

⒉  连接,通连。

洞中泉流跟冰壶、双龙上下相贯通。——《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link up;

引证解释

⒈  谓全部透彻地理解,通晓明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正贯》:“然后援天端,布流物,而贯通其理,则事变散其辞矣。”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聪明强记,歷代史传,无不贯通。”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及一旦豁然贯通,不拘成格,累牘盈篇,俯拾即是。”

⒉  连接;沟通。

宋 岳珂 《金陀粹编·行实编年》:“清 湖 湘 累岁荡泊之菑,增 秦 蜀 千里贯通之势。”
清 汤斌 《寄孙微君先生书》:“若稍有夹杂,便成隔碍,稍有亏欠,便不充满,安能上下古今,贯通一气。”

⒊  穿透。

鲁迅 《集外集·说鈤》:“X线者,一八九五年顷, 德 人 林达根 所发明者也。其性质之奇异:若(一)贯通不透明体,(二)感写真乾板;(三)与气体以导电性等。”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六章:“随着这震撼天地的声音,贯通祖国大西北与大西南的铁道,迅速地向远方伸展。”

国语辞典

贯通[ guàn tōng ]

⒈  穿越、沟通。

如:「这条干道贯通整个城市,带动了经济的成长与繁荣。」

⒉  洞晓事物。

《儒林外史·第一回》:「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

领悟 融会

分字解释


※ "贯通"的意思解释、贯通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把知识真正融会贯通,标准应该是能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

2.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3.就利用攀枝花型钛磁铁矿来示踪三峡贯通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实验步骤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4.我尽管已把全部经文都记熟了,因缺少名师指点,也还是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5.他深入钻研,终于达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地步。

6.想象力和现实融会贯通在一起的时候巴尔扎克小说的可惊异的本质,才能以一种最完美的现实与幻想混合而成的姿态出现。

7.然,乱世之时,有一喜爱栽花的医者,偶然得之,将毕生所学融会贯通,有所辑录,并书以札记。

8.七灶港、八灶港、唐家浜……这些交汇贯通的小河,既是灌溉庄稼的水源,也是龚泉鑫等渔民的生活来源。

9.你照我的方法去读,自然可以融会贯通,不会只是囫囵吞枣而已。

10.训令指出,红军这次行动是为了消灭国民党军队,同时赤化光泽、资溪、金溪等地,以贯通中央苏区与赣东北、闽北苏区的联系,并利用这个机会多筹措战争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