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拼音lǐ hè
注音ㄌ一ˇ ㄏㄜˋ

繁体李賀

李贺

词语解释

李贺[ lǐ hè ]

⒈  (790—816)字长吉,唐代福昌(现在河南省宜阳西)人。南园,是李贺在家读书的地方。他写了《南园十三首》,慨叹当时有许多作品不切合实用,悲秋一类诗文用在战争中无济于事。

Li He;

国语辞典

李贺[ lǐ hè ]

⒈  人名。(西元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唐代诗人。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辞章,工于诗文。为诗不先立题,喜用奇字异辞,想像力丰富,风格独特。宪宗时为协律郎。著有《昌谷集》。

分字解释


※ "李贺"的意思解释、李贺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诗的品位上,一个人要能兼顾白居易与李贺,韩愈与李白,才算是通达而平衡。

2.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

3.读李贺的诗,要含英咀华,仔细玩味,方能有所体会。

4.李贺很为韩愈在文中的仗义执言动容,但也不由叹道:“韩公之耿直,文中可见一斑。

5.读李贺的诗,要含英咀华,仔细玩味,方能有所体会。

6.读李贺的诗,要含英咀华,仔细玩味,才能有所体会。

7.读李贺的诗,要含英咀华,仔细玩味,才能有所体会。

8.李贺很为韩愈在文中的仗义执言动容,但也不由叹道:“韩公之耿直,文中可见一斑。

9.读李贺的诗,要含英咀华,仔细玩味,方能有所体会。

10.若南人妄以柳宗元为罗池神,而愈撰碑以实之;李贺父名晋,不应进士,而愈为贺作《讳辨》,令举进士;又为《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