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大书


拼音dà shū
注音ㄉㄚˋ ㄕㄨ

繁体大書

大书

词语解释

大书[ dà shū ]

⒈  曲艺中的一种,如评书、弹词等。

popular stories; storytelling;

引证解释

⒈  谓写大字。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五:“徐 乃画地曰:‘某口虽不言,昔年曾学大书也,乞试之。’”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米元章遭遇》:“﹝上﹞遽召 芾 至,出乌丝栏一轴,宣语曰:‘知卿能大书,为朕竟此轴。’”

⒉  郑重记载。

梁启超 《纪年公理》:“南海先生 倡强学会,即用 史公 之例,大书 孔子 卒后二千四百七十三年,会中一二俗士闻之,则舌撟汗下色变,惧祸将及己。”

⒊  指曲艺说唱的长篇书目。过去江南一带指评话,只说不唱。

清 范祖述 《杭俗遗风》:“大书,一人独説,不用傢伙,惟有醒目(木)一块,纸扇一把。”

国语辞典

大书[ dà shū ]

⒈  民间说唱艺术中一种说书。以说历史演义、英雄战争、扑刀赶棒之类的故事为主。与有说有唱、敷衍烟花粉黛、儿女私情的小书相对。

⒉  以大字书写。

⒊  特别记载或书写。

如:「大书特书」。

分字解释


※ "大书"的意思解释、大书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自然界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去读它,我们就可以认识它。

2.钱红是叱咤风云的小说家,写的小说都非常受广大书迷们的热爱。

3.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林语堂

4.龙虎庄头,挂起了两挂长长的炮竹,庄门口贴起一张红布,上面大书着:兄弟同心;庄内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来来往往的将士们都盔甲一新,似乎是有什么喜事。

5.当这些特殊事件被大书特书时,可追溯至1999年的ddos攻击也导致了"为阿桑奇复仇行动"。

6.芳华,是一本自传体的大书,书的作者是自个。那么,这本书如何才干写好?咱们要用才智的头脑构思,用杰出的品德立意,用崇高的抱负规划,用坚决的信仰写作,用斗争的精力修改,用执着的寻求出书!

7.欢迎广大书友进入官运之左右逢源全文阅读。

8.王献之若无临池学书的刻苦精神,也不会成为大书法家。

9.们读这部大书的时候,感受到历史时间在其字里行间的流泻,往往动静不一,有时似激流,有时如深潭。

10.据说陈叔通曾认为当代中国有四大书家,即康生、郭沫若、齐铭燕、沈尹默。陈叔通把郭沫若等与康生并驾齐驱,康生肯定不高兴,据说他曾夸口,他“用脚趾头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强”。陆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