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

笃行


拼音dǔ xíng
注音ㄉㄨˇ ㄒ一ㄥˊ

繁体篤行

笃行

词语解释

笃行[ dǔ xíng ]

⒈  品行纯厚。

sincere behaviour;

⒉  切实地实行。

sincerely carry out;

引证解释

⒈  切实履行;专心实行。

《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明 李贤 《答耿中丞书》:“公既深信而篤行之,则虽谓公自己之学术亦可也,但不必人人皆如公耳。”
鲁迅 《且介亭杂文·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中华民国 二十有三年秋,﹝先生﹞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

⒉  行为淳厚,纯正踏实。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论》:“虽非篤行之君子,然亦 战国 之策士也。”
《南史·文学传·岑之敬》:“母忌日营斋,必躬自洒扫,涕泣终日,士君子以篤行称之。”
清 戴名世 《刘退庵先生稿序》:“淮 上 刘退菴 先生,今之篤行君子也。”
章炳麟 《<革命军>序》:“乃如 罗、彭、邵、刘 之伦,皆篤行有道士也。”

国语辞典

笃行[ dǔ xíng ]

⒈  确实履行。

《礼记·儒行》:「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
《淮南子·道应》:「成形之徒,不可更也,子不若敦爱而笃行之。」

分字解释


※ "笃行"的意思解释、笃行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因我心中始终惧怕自己会重蹈覆辙,惧怕再怎生规行矩步、谨慎笃行,到头来终是另一场浩劫。

2.“笃行不倦,持之以恒”是余戈人生另一个侧面的真实写照,他没有豪言状语。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4.记者注意到,在“论语”的小风筝上,写着“见贤思齐”、“慎思笃行”等小故事,每个故事都不一样,非常有趣。

5., 美德,是人性的闪光,是人品的金玉。她历经磕绊和磨难,经受考验和锤炼,风采依旧,笃行良善。世事变迁,美德依然!

6.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7.人生自强的格言警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8.五个形态代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也是醉了。

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10.博学之,审问之,慎寺之,明辩之,笃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