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íngqiǎn

行遣


拼音xíng qiǎn
注音ㄒ一ㄥˊ ㄑ一ㄢˇ

行遣

词语解释

行遣[ xíng qiǎn ]

⒈  处置;发落。

引证解释

⒈  处置;发落。

宋 苏轼 《与朱鄂州书》:“若依律行遣数人,此风便革。”
《宋史·任伯雨传》:“臣闻北使言,去年 辽 主方食,闻中国黜 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谓 南朝 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
《明史·徐阶传》:“帝恶给事御史抨击过当,欲有所行遣。”

国语辞典

行遣[ xíng qiǎn ]

⒈  处置,因犯罪而给予处分。

《宋史·卷三四五·任伯雨传》:「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一出》:「休要顺人情,依法自行遣。」

分字解释


※ "行遣"的意思解释、行遣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2009年12月下旬,经中国政府施压,柬埔寨将20名维吾尔寻求庇护者强行遣返回中国,尽管中国对维吾尔人有施加酷刑的纪录,而美国等国家反对柬埔寨这样做。

2.现在,“放”的本义基本消失,经过时间的打磨,它从放逐之义逐渐变为强行遣送;舍弃,废置不用;搁置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