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ǒshéng

火绳


拼音huǒ shéng
注音ㄏㄨㄛˇ ㄕㄥˊ

繁体火繩

火绳

词语解释

火绳[ huǒ shéng ]

⒈  古代枪炮的引火绳。用艾、草等搓成的绳,燃烧发烟,用来驱除蚊虫或引火。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枪炮的引火绳。

《镜花缘》第八回:“林之洋 提着鸟枪、火绳, 唐敖 身佩寳剑,曲曲弯弯,越过前面山头。”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搬运子药、火绳及一切军装等项,共用长夫三十名。”

⒉  用艾、草等搓成的绳,燃烧发烟,用来驱除蚊虫或引火。

柳杞 《好年胜景》:“还有成捆成辫用野蒿野艾编成的火绳。这种火绳是熏除蚊子用的,驱邪味用的……露宿时警戒野兽用的,是人们走夜路照明壮胆用的。”

国语辞典

火绳[ huǒ shéng ]

⒈  以艾草等搓成的绳。燃火后即生烟,可用来驱除蚊虫,亦可用以点火。

分字解释


※ "火绳"的意思解释、火绳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挽弓怒射百步穿杨需要极佳身体素质,相比之下,这些部队更为青睐火绳枪的机械驱动装置。

2.导致那场暴跌的“导火绳”却是源于一则股市要征收资本利得税的谣言,而眼下什么券商借壳、整体上市、资产重组、境外大合同的传闻也不绝于耳。

3., 挽弓怒射百步穿杨需要极佳身体素质,相比之下,这些部队更为青睐火绳枪的机械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