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

三闾


拼音sān lǘ
注音ㄙㄢ ㄌㄩˊ

繁体三閭

三闾

词语解释

三闾[ sān lǘ ]

⒈  指屈原。

引证解释

⒈  指 屈原。

《后汉书·孔融传》:“忠非 三閭,智非 鼂错,窃位为过,免罪为幸。”
李贤 注:“即 屈原 也,掌王族三姓,曰 昭、屈、景,故曰‘三閭’。”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故 夷、皓 有安归之叹, 三閭 发已矣之哀。”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词:“唤起九歌忠愤,拂拭 三閭 文字,还与日争光。”
清 黄遵宪 《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辙乱旗翻屡败车,行吟憔悴比 三閭。”

分字解释


※ "三闾"的意思解释、三闾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2.《史记》有传,屈原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于沅湘流域。

3.战国时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在楚国官至三闾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