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xǐng

三省


拼音sān xǐng
注音ㄙㄢ ㄒ一ㄥˇ

三省

词语解释

三省[ sān shěng ]

⒈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国历史上隋唐时代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这一制度对后代的官制影响很大。

three ministries;

引证解释

⒈  省察三事。

《论语·学而》:“曾子 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后泛指认真反省自己的过失。 《后汉书·郎顗传》:“伏惟陛下躬日昃之听,温三省之勤,思过念咎,务消祗悔。”
南朝 梁 江淹 《讨沉攸之尚书符》:“符至之日,幸加三省。”
明 谢谠 《四喜记·月桂同攀》:“孝名儿乾坤永垂,一日里三省吾身。”

⒉  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自 南北朝 至 唐,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

《新唐书·百官志一》:“初, 唐 因 隋 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待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⒊  借指朝廷决策机构。

清 姚鼐 《送方坳堂解官后将之上江》诗:“三省最迟麾出把,九州独许盖先倾。”

⒋  特指我国东北三省。

《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红旗飘》:“齐心合力打 日本,收回三省救同胞。”

国语辞典

三省[ sān xǐng ]

⒈  以三事省察,泛指详察己身过失。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明·无名氏《贫富兴衰记·楔子》:「吾日三省朝闻道,自古寒儒陋巷居。」

三省[ sān shěng ]

⒈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为隋、唐时代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

分字解释


※ "三省"的意思解释、三省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次,鳌拜派他暗访东南,实为要抓住福岭把柄,把其撤职查办,令耿继茂为三省提督王。

2.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曾国藩

3.八一建军节:一心一意为人民,一寸丹心护家国,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气树形象,一日千里求进步,一鸣惊人创伟业。

4.由于敌寇铁蹄的践踏,富饶美丽的东三省转眼成为满目荒凉的残山剩水。

5.积善之家有余庆,孝义美德敏于行;搀扶老人蕴爱心,童叟无欺倡诚信;靓丽河山总是春,和谐之音颂文明;修身律己日三省,正风正气国辉煌。

6.自我评价:每日三省吾身,闵于行,而好于学,不耻下问,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八一建军节:一心一意跟党走,一寸丹心护家国,一丝不苟干工作,一日三省正己身,一言九鼎立人品,一身正气树形象,一日千里求进步,一鸣惊人创伟业。

8.暴日占我东三省,版图变色,国族垂亡。

9.一尘不染天地中,二足勇攀道德峰。三省吾身常自律,四方经典勤贯通。五谷丰登歌和谐,六业兴旺正气冲。七面八方讲文明,九州处处树新风!

10.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