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

附身


拼音fù shēn
注音ㄈㄨˋ ㄕㄣ

附身

词语解释

附身[ fù shēn ]

⒈  佩带在身。

⒉  谓(灵魂)附托人身。

引证解释

⒈  佩带在身。

汉 王充 《论衡·率性》:“西门豹 急,佩韦以自缓, 董安于 缓,带弦以自促,急之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

⒉  谓(灵魂)附托人身。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説到这样转世,説出前生附身,活现果报。”

国语辞典

附身[ fù shēn ]

⒈  附著在人身上。汉·王充。

《论衡·率性》:「急之与缓,俱失中和,然而韦弦附身,成为完具之人」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说到了怎样转世,说出前生附身,活现果报,恰像人原不曾死,只在面前一般。」

英语to enter a body, to possess

德语Besessenheit (S)​

法语entrer dans un corps, posséder

分字解释


※ "附身"的意思解释、附身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空有一身医术,却附身到淫贼身上的陆宁概叹命运的捉弄。

2.那些荒芜的,赤贫的岁月里,我像是一条被风浪拍在岸上的鱼,而简晨烨,是他附身将濒临窒息的我从沙滩上拾起,送回海洋。独木舟

3.放过自己,放过压抑,放过整天附身的记忆。

4.想到这种明明没有风,叶子就好像被附身了一样纷纷散落的光景,我就会对树木的神秘肃然起敬起来。

5.因被日本人陷害而蒙冤被迫退伍的军人杨震在一次空难事故中回到了狼烟遍地的1938年,却不想附身成了一名日军战俘,更与其他战俘一起成了臭名昭著的日军731部队。

6.大清第一才子纳兰性德被送回北宋,附身在了自己前世周元的身上,演绎一首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一段曲折缠绵的风流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