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glìng

政令


拼音zhèng lìng
注音ㄓㄥˋ ㄌ一ㄥˋ
词性名词

政令

词语解释

政令[ zhèng lìng ]

⒈  政府发布的法令。

government decree;

引证解释

⒈  政策和法令。

《周礼·天官·小宰》:“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
孙诒让 正义:“凡施行为政,布告为令。”
唐 韩愈 《进士策问》:“天下诸侯奔走其政令之不暇,而谁与为政?此岂非便於人而得於己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舒梁阿三公远见》:“乾隆 初,政令宽大,一时辅翌大臣,皆忠正有远略。”
沙汀 《还乡记》二七:“至于以后推行政令,也会格外添些烦难!”

国语辞典

政令[ zhèng lìng ]

⒈  政府所发布的命令,统称为「政令」。

《荀子·致士》:「则政令不行而上下怨,疾乱所以自作也。」
《淮南子·修务》:「百姓亲附,政令流行。」

英语government decree

德语Regierungsverordnung (S)​

法语décret gouvernemental

分字解释


※ "政令"的意思解释、政令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怎么能别出心裁呢?值此朝政窳败之际,我们行事,必须慎之又慎,政令所出务必遵从祖制,方不致授人以柄。

2.百姓之所以信任政府,遵从政令,信守“规约”,是相信政府能真实无妄的信守并履行职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3.怎么能别出心裁呢?值此朝政窳败之际,我们行事,必须慎之又慎,政令所出务必遵从祖制,方不致授人以柄。

4.抓住常州知府施观民“私创书院,赃私狼籍”的把柄,下达政令,不仅把施观民私创的书院捣毁,而且宣布各地私创书院一律改为公廨。

5.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