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ǎn

典礼


拼音diǎn lǐ
注音ㄉ一ㄢˇ ㄌ一ˇ

繁体典禮
词性名词


典礼

词语解释

典礼[ diǎn lǐ ]

⒈  隆重地举行的仪式。

开学典礼。

ceremony; celebration;

引证解释

⒈  制度礼仪。

《易·繫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后汉书·延笃传》:“朝则诵 羲文 之《易》, 虞 夏 之《书》,歷 公旦 之典礼,览 仲尼 之《春秋》。”
宋 司马光 《稷下赋》:“修先王之典礼,践大圣之规模,德被品物,威加海隅。”
《元典章·兵部三·铺马》:“为治之道必先信其赏罚之道,尤宜重其典礼。”

⒉  指某些隆重仪式。

《清史稿·礼志八》:“二月, 文华殿 成,举行典礼。”
赵树理 《登记》四:“隔了一天,区公所通知村公所,说 小晚 和 艾艾 的婚姻是模范婚姻,要村里把结婚的日期报一下,到那时候区里的干部还要来参加他们的结婚典礼。”

⒊  掌管礼仪。

《孔子家语·五帝德》:“﹝ 帝尧 ﹞富而不骄,贵而能降, 伯夷 典礼, 夔 龙 典乐。”
《史记·郑世家》:“夫 齐,姜 姓, 伯夷 之后也, 伯夷 佐 尧 典礼。”

⒋  指掌管礼仪之官。 周 时为太史。

《礼记·王制》:“命典礼考时月,定日,同律,礼,乐,制度,衣服,正之。”
孔颖达 疏:“典礼之官,於 周 则太史也。”

国语辞典

典礼[ diǎn lǐ ]

⒈  公开且庄重的仪式。

如:「每年元旦,总统府前都会举行升旗典礼。」

仪式

⒉  典法礼仪。

《易经·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文选·曹植·七启八首之八》:「赞典礼于辟雍,讲文德于明堂。」

⒊  职官名。掌管礼仪,清末有典礼院,由礼部改设。

分字解释


※ "典礼"的意思解释、典礼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毕业典礼后,大家郑重其事地向班主任张老师深深地鞠躬道别。

2.为庆祝文物年计划圆满结束,当局于十二月十九日在前总督府举行闭幕典礼和晚宴。

3.9月23日,在丹麦哥本哈根附近的罗斯基勒大教堂,丹麦王室成员出席前俄罗斯沙皇皇后玛丽亚·费奥多罗芙娜的追悼典礼。

4.你18岁时,她在你的中学毕业典礼上哭了。你对她的报答是:外面通宵达旦地参加聚会。

5.晚上九点,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两位统计师会携带他们的女友参加州长晚宴,就在紧邻柯达剧院的好莱坞文艺复兴饭店举办。

6.开幕和闭幕典礼都很好,你们的运动员也很努力地完成比赛。

7.2013年2月28日下午,在第七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颁奖典礼上,中国民间第一次成功登顶乔戈里峰的攀登者之一饶剑锋获得年度突破奖。

8.之前,他也赢得过一些奖项,包括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唱作人银奖。

9.开学典礼在大队辅导员的主持中拉开了帷幕,整个会场庄严、肃穆,秩序井然。面对冉冉升起的国旗,同学们站得笔直,从目光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新学期的憧憬。国旗迎风飘扬,六小亦在昂首阔步前进!

10.网络上流传的北京凤凰岭书院开学典礼上学员跪拜老师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