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jūn

制军


拼音zhì jūn
注音ㄓˋ ㄐㄨㄣ

繁体制軍

制军

词语解释

制军[ zhì jūn ]

⒈  编制军队。

⒉  明清时总督的别称。又称“制台”。

引证解释

⒈  编制军队。

《周礼·夏官·司马》:“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⒉  明 清 时总督的别称。又称“制臺”。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巡抚折藩司之焰》:“咸丰 八九年间, 昆明 何根云 制军总督 两江。”

国语辞典

制军[ zhì jūn ]

⒈  国家依定制编成的军队。

《周礼·夏官·大司马》:「制军诘禁,以纠邦国。」

⒉  职官名。明、清时总督的别称。参见「总督」条。

分字解释


※ "制军"的意思解释、制军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美媒称,俄罗斯网络媒体说,莫斯科在军火交易领域仍然对北京充满猜疑,处处设防,因为俄罗斯与美国一样不满中国剽窃和复制军事技术。

2.而杨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日本现在掌权的是政友会,有现代政党雏形,在还能控制军队的情况下,通过一些利益套住日本军方,为国民革命军进入东北,解决奉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