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én

巴人


拼音bā rén
注音ㄅㄚ ㄖㄣˊ

巴人

词语解释

巴人[ bā rén ]

⒈  古巴州人。

⒉  古曲名。

引证解释

⒈  古 巴州 人。

唐 刘禹锡 《杂曲歌辞·竹枝》:“楚 水 巴 山江雨多, 巴 人能唱本乡歌。”

⒉  古曲名。详“下里巴人”。

晋 张协 《杂诗》之五:“《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
唐 李白 《古风》之二一:“试为《巴人》唱,和者乃数千。”

国语辞典

巴人[ bā rén ]

⒈  巴州地方人氏。

《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唐·刘禹锡〈松滋渡望峡中〉诗:「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⒉  鄙俗野者或野夫。

《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牋》:「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

⒊  巴州地方的民谣。参见「下里巴人」条。

《文选·张协·杂诗》:「阳春无和者,巴人皆下节。」

分字解释


※ "巴人"的意思解释、巴人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阳春白雪固然不错,但往往曲高和寡,倒不如下里巴人雅俗共赏来得好,平民音乐虽不比天籁绝音那般高雅脱俗,却也能引人入胜,与人们灵魂共鸣。

2.你这篇文字书法标新立异,字字笔走龙蛇,切实是书法中的"下里巴人",堪称妙笔生花,不同凡响。

3.而喜马拉雅山雪人是在1921年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之中的。那是一位英国陆军上校将一夏尔巴人习语翻译而来的,在夏尔巴语是指“在山上留下了巨大脚印的生物”。

4.可巴人却不作如是观,他认为:杂文的存废,不在于杂文的体裁、风格与笔调,如果,这世上不缺乏战士,则总会随兴所至,拿起这杂文的武器来。

5.语调不停变化,有时是阳春白雪,有时是下里巴人。

6.你这篇文字书法标新立异,字字笔走龙蛇,切实是书法中的"下里巴人",堪称妙笔生花,不同凡响。

7.黄方儒的杂剧大多描绘的是市井敝俗,唱词腔调纯属下里巴人,特别受下层重体力劳动者的喜爱,艺人在民间草台演出时,往往是人声鼎沸。

8.古代巴人战前必跳的“巴渝舞”,就是艺术化了的军事格斗技术,是武术从纯军事技术中脱颖而出的先声,也是后来巴渝武术的雏形。

9.我们既要会欣赏下里巴人,也要会欣赏阳春白雪。

10.结果在格瓦拉治下,一年以内古巴比索几乎贬值成废纸,古巴的糖、牲畜、雪茄、镍矿等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古巴人民则用起了粮食配给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