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

公诉


拼音gōng sù
注音ㄍㄨㄥ ㄙㄨˋ

繁体公訴
词性动词

公诉

词语解释

公诉[ gōng sù ]

⒈  一种刑事诉讼方式,由拥有法定检察权的机关代表国家对罪犯向法院提起诉讼,区别于“自诉”

公诉人。

public prosecution;

引证解释

⒈  刑事诉讼的一种方式,是以国家公诉人身分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必须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时,由检察长或由他指定的检察员以国家公诉人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国语辞典

公诉[ gōng sù ]

⒈  一种刑事诉讼的方式。检察官侦查刑事犯后,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的诉讼。

辩护

分字解释


※ "公诉"的意思解释、公诉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要是我在这里的时候开庭,跟我真心诚意希望的那样,那我就要竭尽绵薄提出公诉。

2.刑事缺席审判是指被告人在法庭审理时不到庭参加诉讼的情况下,公诉方和辩护人到庭,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的审判活动。

3.侦查权独立于公诉权,但是受公诉权领导,对立于辩护权,并接受司法权的制约。

4.就是在公诉人举证后,他也仍要辩解几句,有时,甚至连自己以前的供词,他也有一通说词,有的干脆翻供。

5.法官可以在不妨碍辩护权行使和在指控罪名的框架内,根据事实和法律直接变更指控罪名,其他情形下应商请公诉机关变更诉讼。

6.小王大学毕业后靠着走后门、托关系,一开始事业飞黄腾达、仕途一帆风顺,到后来却因为行贿受贿被提起公诉;反观他的同班同学小张,参加工作后任劳任怨、扎实苦干,遇到困难从不自怨自艾,终于成为了一名企业家,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

7.刑事缺席审判是指被告人在法庭审理时不到庭参加诉讼的情况下,公诉方和辩护人到庭,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的审判活动。

8.法官可以在不妨碍辩护权行使和在指控罪名的框架内,根据事实和法律直接变更指控罪名,其他情形下应商请公诉机关变更诉讼。

9.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

10.公诉人几乎没有提出证人,没有辩护人,证据几乎都是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