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ǒyào

火药


拼音huǒ yào
注音ㄏㄨㄛˇ 一ㄠˋ

繁体火藥
词性名词

港台粉末 發射藥 推進劑

火药

词语解释

火药[ huǒ yào ]

⒈  一种黑色或棕色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以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

引着火药。——《广东军务记》
枪弹火药。——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火药火器。——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火药三百罂。

gunpowder;

引证解释

⒈  受热或撞击后立即引起爆炸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火药》:“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於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齏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烽子》:“﹝予﹞乃取火鎗火药下铅子,向妇人发之。”
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一章第一节:“在很早的时候, 中国 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还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刻版印刷。在八百年前,更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 欧洲 人之前。”

⒉  药剂名。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序:“呼吸乏喘,举目悲矣,火药间缺而拟之。”

国语辞典

火药[ huǒ yào ]

⒈  受冲击或热,即起剧烈化学变化而发生高热及多量气体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最早用于辟邪、驱鬼和娱乐,宋朝时始用于军事。是我国三大发明之一。

炸药

分字解释


※ "火药"的意思解释、火药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徐建寅到天津后,殚思极虑,因地制宜,参照龙华火药厂的“铅房法”。

2.一百零九、当如同“多年未洗的窗帘从天花板上直垂下来”般的饥饿笼罩着夫妻二人时,他们果断地选择了戴起滑雪面罩,背起火药枪,去抢麦当劳,并且除了30个巨无霸什么都不要。的确,当只有汉堡包和可口可乐能够解除空虚的时候,我们除了麦当劳什么都不要。殳俏

3.这样的霹雳声,比十万桶火药的爆炸声还大。

4.香喷喷的年糕,打铁飞溅的钢花,家家户户的炭火盆,偶然一声钝响的爆竹,抑或空气中飞来丝丝的火药味,交织成故乡过年的画面。

5.在矿山井下生产中,火药库是储存炸药的集中地,一旦火药库发生爆炸,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6.给我留下一点饼干,一支枪,一点火药和子弹,这样我就可以打些小山羊或在需要的时候自卫,再留下一把鹤嘴锄,要是你们回来得晚了些,我可以给自己搭一间小茅屋。

7.一百零九、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地在铺满火药的鲜花草坪上侥幸生活。要避免“亡羊”之痛,我们就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切不可大意麻痹,掉以轻心。

8.今天空气中火药味很浓,敌人火力密集,同志们要用糖衣炮弹迎头痛击,用压缩饼干坚守阵地。如阵地失守,请发报呼救,接头暗号:向我开炮。建军节快乐!

9.他的鼻子就像个牛角的火药罐子,膨胀得硕大无比,上面长满了像铆钉似的酒刺。

10.引火线,又称药捻,是指用于烟花爆竹点火、传火、控制时间的烟火药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