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有关伐的成语

有关伐的成语

有关伐的成语共收录43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口诛笔伐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直木先伐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树木,最先被砍伐。比喻有才能的人会遭到迫害。亦作“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伐功矜能伐、矜:夸耀。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史记·太史公自序》:“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直木必伐直木:笔直的树木;伐:砍。成材的树必被砍伐。比喻正直的人容易招怨。《逸周书·周祝》:“甘泉必竭,直木必伐。”《庄子·山木》:“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于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伐善攘羭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攘:窃取;羭:肥美的绵羊;攘羭:比喻掠美。夸耀自己,掠人之美。唐·李商隐《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善以攘羭。”
以夷伐夷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矜功伐能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 卷下 释陵人》:“彼小人则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
双斧伐孤树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元史·阿沙不花传》:“而惟曲蘖是耽,妃姬是好,是犹双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
党同伐异党:原同“傥”;指偏袒;现在也指结伙;伐:攻击偏袒或聚集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攻击跟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泛指社会上成帮结派相互斗争。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标同伐异帮助意见相同的人,排斥意见不同的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常谓使君降阶为甚,乃复为之驱驰邪?”
笔伐口诛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湔肠伐胃湔:洗;伐:敲打。形容以聪慧代替原来的愚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湔肠伐胃,受赐已多。尚有一事相烦,不知可否?”
克伐怨欲①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春秋·鲁·孔丘《论语·宽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旦旦而伐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孟子·告子上》:“亦犹斧斤之于森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伐罪吊人见“伐罪吊民”。《南史·檀道济传》:“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上兵伐谋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操斧伐柯执斧砍伐斧柄。比喻可就近取法。语出《诗 豳风 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中庸》引此文,朱熹集注:“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
伐毛洗髓刮去毛发,洗清骨髓。比喻彻底清除自身的污秽。清 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
南征北伐亦作“南征北讨”。亦作“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矜功自伐以为功高而自我夸耀《晋书 陆机传》:“冏既矜功自伐,受爵不让,机恶之,作《豪士赋》以刺焉。”
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南朝(梁)任方《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吊民,一匡靖乱。”
矜功伐善矜、伐:自夸。夸耀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极不虚心。《晋书 段灼传》:“艾性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伐性之斧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奉辞伐罪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书·大禹谟》;“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伐,一本作“罚”。
杀伐决断伐:进攻。泛指处事作出决断的能力。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若说料理不开,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
戕身伐命伤害身体。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夫人君欲寿,非事斋醮能致,果能敬天,凡戕身伐命事,一切致谨,必得长生。”
豪厘不伐,将用斧柯豪,通“毫”。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史记 苏秦列传》:“《周书》曰:‘绵绵不绝,蔓蔓奈何?豪厘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大张挞伐大规模地进行武力讨伐(张:施行;挞伐:征讨)。清 吴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以示天威,则当多派士兵,以期必胜。”
吊民伐罪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宋书 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不矜不伐矜:自夸;自大;伐:自我夸耀。不骄傲自大;不夸耀自己。《尚书 大禹谟》:“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自矜功伐指居功自傲。《汉书 陈涉项籍传赞》:“[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伐冰之家伐冰,凿取冰块。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因以“伐冰之家”称达官贵族。《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郑玄注:“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
撞钟伐鼓奏乐,指寺院的晨钟暮鼓。柳亚子《论诗五绝答鹅雏》:“撞钟伐鼓几人知?王薼清言世已非。”
洗髓伐毛清洗骨髓,削除毛发。比喻彻底涤除自身的污秽。有脱胎换骨的意思。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身体》:“汉张良蹑足附耳,东方朔洗髓伐毛。”
计伐称勋谓计算、称扬自己的功勋。伐,功勋。宋·叶适《故朝散大夫周先生墓志铭》:“不以为高,所求者仁;异彼区区,计伐称勋。”
伐异党同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后汉书 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
自伐无功自伐:自我夸耀;功:功勋。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建立不起功勋。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伐毛换髓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明·梅鼎祚《昆仑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变姓逃形,我何处会得你着。”
东讨西伐同“东征西讨”。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
笔诛墨伐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执柯作伐执:拿着;柯:斧头柄;伐:采伐。手执斧头去采伐。指给人做媒。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来,给安龙媒、张金凤二人执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诣也。”
邪不伐正见“邪不犯正”。汉·王符《潜夫论·巫列》:“夫妖不胜德,邪不伐正,天之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