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国维的诗 >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

[清代]:王国维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

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

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园的花落了厚厚的一地,花的花期是如此之短,转眼即逝。盛开的时候寂寞孤独,却无人发现;偏偏在它凋零之后又引起人的感慨悲哀。

昨天去了西山一趟,山上的花还开着。一边是山峰还在承受风雨的余威,另一边是浓云散开天空已露出了夕阳。

注释

①西园:汉上林苑又称西园。

②过眼韶华:谓经过眼前但随即消逝的春光。草草:匆忙仓促的样子。

③寂寂:孤单,冷落。

④嗔(chēn):责怪。摇落:凋残,零落。

⑤浑未了:全然没有结束。

⑥杜鹃:杜鹃花。红似烧:红得像野火。

参考资料:

1、陈永正.人间词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22).

2、王传胪.王国维与人间词[J].四川:四川大学学报,2002:22(8).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创作背景

  1905年,王国维在外地教书。当看到花开花落,触景伤情,想起自己远方的亲人。不由感慨韶华将逝,人之将老。

参考资料:

1、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237-242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鉴赏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由景引出其中的哲理,让人深思。

  前两句“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是写景伤春。由春花凋零已尽,过眼韶华强调花期本就不长。但今日的西园之花是“开时寂寂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盛开之时寂寞孤独,无人发现;偏偏在凋零之后又引起后来者的感慨悲哀。说明上天给人才能,又让他绝世而无知音。“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就是这种“怨”的一个变相的反映。

  接下来,王思维笔锋一转,展现了人超脱的一面。所谓“无待”的境界。花的美好和人的才能并不因无人欣赏就不存在,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不过作者借“山中”的“花事”表现出来。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山中花比园中花有更强的生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你换了一个更开阔的视角来观察人生的时候,你对人生顿时就有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新的感悟:这两句所写景物很美丽,而其中所蕴涵的那种超越自我的生生境界更美丽。

王国维简介

唐代·王国维的简介

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 ► 王国维的诗(136篇)

猜你喜欢

次韵王鸥盟秋日郊居即事

宋代杨冠卿

松菊依然绕旧庐,西风归兴动鲈鱼。

归来有酒辄成醉,旋摘秋园雨后蔬。

江上晚兴有怀金海住先生

清代吴询

落日秋江清,潮寒散空碧。江水去悠悠,此夕孤舟客。

遥遥湖上山,粼粼沙中石。余霞敛复晴,昏烟淡将夕。

用伯初韵再和一篇请子温户曹同赋

宋代张扩

孤山山下苔痕滑,翠竹扶疏水方折。靓妆无数招不应,曾与先生护名节。

即今湖上荆棘满,谁见穿林度飞雪。道傍数本忽照眼,所喜风流未中绝。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

唐代刘禹锡

金貂晓出凤池头,玉节前临南雍州。暂辍洪炉观剑戟,
还将大笔注春秋。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岘首风烟看未足,便应重拜富民侯。

钞掠

元代吴当

钞掠民何赖,孤穷痛不禁。江山惨寒色,鸿雁有哀音。

白发三年病,青霄万里心。路迷尘冉冉,肠断暮骎骎。

同兄子幼春家园秋日 其二

林朝崧

墙东灶北甘隐沦,拉许排巢俱放诞。道德遥师苦县聃,呻吟时学郑人缓。

尘鞿已脱幸身閒,年矢每催悲日短。烧炼倘无鸿宝术,服食愿求麋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