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

[唐代]:杜甫

逍遥公后世多贤,送尔维舟惜此筵。

念我能书数字至,将诗不必万人传!

时危兵革黄尘里,日短江湖白发前。

古往今来皆涕泪,断肠分手各风烟。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译文及注释

译文

逍遥公的后事子孙中贤者很多,我为送别韦氏而停船很珍惜离别之筵。

如蒙相念,能寄简短书信我已满足;至于我的诗篇,则不劳你传于世人。

时局危难战乱不休,而我已经白发苍苍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瞻望古人,皆为离别而洒泪,顾念别后,你我备怀凄情入于风烟之中。

注释

公安:湖北公安县。韦匡赞,排行第二,生平不详。少府,县尉。

逍遥公:韦二少府的祖先是北周时韦复和唐中宗时韦嗣立,均封为逍遥公。

尔:你,指韦匡赞,事迹不详。惜:哀伤,痛惜。

念我:思念我。书:写。

将诗:带去的诗。不必万人传:不必在众人中传吟。

时危:时局艰危。兵甲:兵器衣甲的总称,引申为战争。

日短:比喻年迈衰老,剩下的日子不长了。 ‘

风烟:指战乱。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301-302页

2、韩成武选注,少陵体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05,第224页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创作背景

  此诗是代宗大历三年(768)暮秋杜甫漂泊湖北公安县时所作。这年八月,吐蕃十万攻灵武、邠州,京师戒严,所以诗中有时危兵革的话。杜甫在公安受尽冷落,非常孤独,没有谁到他这条破船上来,韦匡赞却特来看望并向他辞行。杜甫深受感动,作诗以赠别。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301-302页

2、海兵编著.杜甫诗全集详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12:第351页

公安送韦二少府匡赞鉴赏

  这首诗首联赞扬韦匡赞作为逍遥公的后人贤良有德,并再三珍惜二人友情以此筵别后难再相见为憾。颔联料想和嘱托别后情状,杜甫说此番别后若蒙韦二想念,能写封数字短札相寄,杜甫便感激不尽,倒是自己的诗作,请韦二不要向万人传播。颈联又回到二人所处的时代环境里,这年八月,吐蕃十万兵马侵扰,兵戈又起,时局危难;眼前韦二尚可有所作为,自己却白发客居,不知又要在短暂来日飘流向哪里。尾联叹自己命运感别离苦痛,觉得世间万物万事古往今来皆为悲剧,此一别更是涕泪断肠了。

  这首诗虽是写个人的离愁别苦,但诗人却把这种离愁别苦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战乱的紧张局势,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人才政策,抒发了主客双方不能见用于世的沉痛情怀。全诗由个人的离别写到国家的时局,由个人的身世揭出政治的腐败,“离而复合,无限情遥”,声泪俱下,感慨涕零,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134篇)

猜你喜欢

宋代吴光

农祥待白未雪,春榜争魁欲放梅。

宿宛陵书院

明代程敏政

自从删述来,诗道几更变。骚些无遗声,汉魏起群彦。

谢绝及宋沈,入眼已葱茜。颓波日东驰,李杜出而殿。

题樊川杜相公别业

唐代钱起

数亩园林好,人知贤相家。结茅书阁俭,带水槿篱斜。
古树生春藓,新荷卷落花。圣恩加玉铉,安得卧青霞。

月夜登燕子矶

清代马鼎梅

风涛自吐吞,今古向谁论。山欲截江住,云思挟月奔。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多少登临客,都无名姓存。

青杏儿

姬翼

一气贯寥寥。冥混里、孰谓鹏蜩。千形万状随空化,乾坤运转,游尘野马,都在扶摇。

曳屣挈箪瓢。异玉食、肥马金镳。薰莸枭凤虽殊器,天钧一点,灵明不昧,各自逍遥。

折桂新亭

宋代钱闻诗

面对三江背五峰,一亭屹屹睨其中。

蓬莱弱水眼前是,不必思航大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