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缓兵之计缓兵之计的意思
huǎnbīngzhī

缓兵之计



缓兵之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例子这样办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


基础信息

拼音huǎn bīng zhī jì

注音ㄏㄨㄢˇ ㄅ一ㄥ ㄓ ㄐ一ˋ

繁体緩兵之計

正音“缓”,不能读作“yuán”。

感情缓兵之计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辨形“计”,不能写作“技”。

歇后语诸葛亮弹琴

谜语暂停

近义词权宜之计

反义词兵贵神速、速战速决

英语trick to gain time

俄语план на выигрыш во врéмени

德语Verschleppungstaktik(Hinhalte,Verzǒgerungsmanǒver)

法语stratagème pour retarder l'ennemi(moyen dilatoire)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缓兵之计的意思解释、缓兵之计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石枯松老 枯:干枯。石头干裂,松树老朽。形容历时极为久远。
太岁头上动土 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快马加鞭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恶衣恶食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苦思冥想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化鸱为凤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指天誓日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识字知书 谓有文化知识。
语短情长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进锐退速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有目共睹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各行各业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勤学苦练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臭名昭著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引领翘首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别有用心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哀兵必胜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纵横四海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骂骂咧咧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成己成物 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一弹指顷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