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敲骨吸髓敲骨吸髓的意思
qiāosuǐ

敲骨吸髓



敲骨吸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敲碎骨头吸取骨髓。禅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比喻极残酷的剥削。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例子清 冯桂芬《请减苏松太浮粮疏》:“向来暴敛横征之吏,所谓敲骨吸髓者,至此而亦无骨可敲无髓可吸矣。”


基础信息

拼音qiāo gǔ xī suǐ

注音ㄑ一ㄠ ㄍㄨˇ ㄒ一 ㄙㄨㄟˇ

正音“髓”,不能读作“suí”。

感情敲骨吸髓是贬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辨形“髓”,不能写作“隋”。

辨析敲骨吸髓与“横征暴敛”有别:敲骨吸髓偏重于残酷;其手段可多种多样;“横征暴敛”偏重于横暴;其手段只是指征收。

谜语吃螃蟹腿

近义词巧取豪夺、刮骨吸髓

反义词乐善好施

英语cruel, bloodsucking exploitation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敲骨吸髓的意思解释、敲骨吸髓是什么意思由国学网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豆萁燃豆 比喻兄弟相残。
人才济济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结党营私 营:谋求。互相组成小集团;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也作“植党营私。”
损人不利己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口快心直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大树将军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神出鬼入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抛砖引玉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色中饿鬼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惊鸿艳影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衣锦还乡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徇私舞弊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画地为牢,议不入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错落有致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风声鹤唳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共为唇齿 比喻互相辅助。
家破人亡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通时合变 同“通权达变”。
充耳不闻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不在话下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